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计算数学研究领域……石钟慈是个有故事的人。六十多年来,他见证和参与了中国计算数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奋战在科研、教学一线,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2021年11月20日在科研专家手中当微弱的激光与数道钕玻璃相遇却可以释放出一万亿倍的能量。而在我国的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六十多载的科研工作先后参与研制成功了三代强激光用钕玻璃材料,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中宏。
2021年11月20日李猷嘉为国所需投身我国城市燃气供应专业研究,并成为我国燃气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建成了我国的燃气工程专业及燃气实验室、筹建了我国燃气行业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2021年11月20日热力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也是我国新一代热力涡轮机的开拓者之一。作为科学家,他研制成中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完成了中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
2021年11月20日1956年,刚刚从复旦物理系毕业等王启明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室,开始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从此,半导体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021年11月20日水是生命之源,在国民经济和环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其研究成果使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
2021年11月19日“作为一名学者,求索创新是渗透在骨子里的精神,格物致知是贯穿整个人生的灵魂。”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的真实写照。作为我国老一辈凝固理论与技术研究带头人,他被称为我国铸造界屈指可数的院士之一,机械工程技术金字塔塔尖上的人物。
2021年11月19日他首开我国无机合成化学课程、建立了无机合成化学博士点及首个无机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徐如人。
2021年11月19日回忆起70年前投身中国雷达事业发展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感慨地说道。“雷达是我的一切。”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中国雷达技术、电子对抗和航天事业开创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我国雷达事业
2021年11月19日从事研究教学60余年,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伍荣生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永不懈怠的钻研精神,获得了多项出色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大气科学“风起云涌”。
2021年11月19日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奉行一生的人生信条。天资聪慧加之后天努力,使杨叔子在学习的跑道上遥遥领先,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天赋异禀。
2021年11月19日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姜道宏团队在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的研究中有了意外发现。2010年,姜道宏团队从油菜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致病力衰退菌株DT-8中分离鉴定出DNA病毒,这是在真菌中的DNA病毒。
2021年11月18日北斗导航系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而在北斗导航组网成功的背后则是几代科研人员的拼搏、汗水和不懈奋斗,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宝贵的科学家精神。
2021年11月16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提供了生存的环境。近鲐背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已从事土壤科研工作六十余载。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至今仍未停歇。
2021年11月16日在中国计算机软件事业发展史上,杨芙清院士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是我国第一代计算机软件科学家、教育家、软件学科奠基人,在软件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11月12日如果没有DNA同源重组,DNA双链断裂就会引发癌症。揭秘DNA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实质上也就是在研究清楚一些疾病到底是怎么来的。
2021年11月10日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餐饮、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现代互联网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为我们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2021年11月09日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
2021年11月09日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虽然已经年逾八旬,但赵淳生心中始终放不下科研工作,在他身上真正体现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2021年11月09日数十年来,她沉浸在自己的研究天地中,在浩瀚的真菌学中通过不断摸索,将真菌世界中一个个未知物种分类、命名,赋予它们精确的坐标。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庄文颖。
2021年11月08日